親愛的禮物,
昨天是冬奧的開幕式,我猜在台灣的你應該看不到這史上最貴的奧運的開幕轉播,畢竟在台灣媒體的眼中,國際體育賽事的新聞價值遠不如混血兒吻上女主播。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想念bbc的美好?既然是週記,那就來聊聊這週國際的體育盛會吧。
2014的冬奧在索契(Sochi)舉行,索契是在俄羅斯境內高加索山西側,面黑海的一個小城市。一直到史達林時代,因為他個人的偏好,所以將索契發展成為渡假天堂。
這屆冬奧之所以引人注意,因為這是1980莫斯科夏季奧運之後(當時是蘇聯),第一次在俄羅斯舉行。也是美國選手第一次在俄羅斯的領地上競賽奧運。除了這些個劃時代的意義之外,坦白說這屆冬奧吸引的國際輿論負評是多餘正評的。大部分都國際媒體更是直接戲稱索契冬奧為普丁(Putin)冬奧。
這場奧運主要引起惡評的地方有三點,首先是昂貴的花費。在北京奧運之後,當全世界都以為奧運未來的規模不可能超越之時,索契冬奧又展現了一個新境界。整個奧運的花費預估是30.7英鎊,是史上花費最高的奧運,更是超過歷屆所有冬奧花費的總合。主要五個會場中,最貴的是在高加索山上建造了全世界最高的ski jump的場地。有趣的是雖然名為索契冬奧,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競賽會場在索契市,最近的場地離索契市有45分鐘的車程。
接著該問的問題應該就是既然這麼不方便為什麼會選索契當做冬奧的場地?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普丁本人最愛的渡假勝地。兩週前bbc panorama節目為這屆冬奧做了個專題報導,其中看到了普丁在索契的豪華私人渡假別墅,也看到了因為要建設奧運場地對週邊的地區的影響。包括了管線設計不良導致某個村落從此沒有水喝,得仰賴軍隊開坦克載水進村。還有因為地力使用不佳造成一旁住戶的房舍從此傾斜搖晃。但普丁到底有多愛索契?他愛到不只2014的冬奧在這舉行,還有2018的世足賽也將在這舉行,就連賽車一級方程式從2014起也將增設俄羅斯索契站,因為他們沿著海岸線建了賽道。
除了花費和場地外,這屆最大的話題就是同志議題。俄羅斯的政治環境很複雜,從共產到民主,加上腹地廣大,人口眾多,種族,宗教都是長久以來有紛爭的點。而民主制度最好也是最壞的地方就是平等的精神,政客們最終都是向選票數字低頭,所以去年六月俄羅斯通過了一條反同法,禁止propaganda of non-traditional sexual relation。這條法律引起軒然大波,白話一點就是假設你是個同志,基本上政府是有合法權利抓你去關。這幾乎是合理侵犯人權的法律在國際間引起強烈反彈,因為假設你是個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且是個同志的話,在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政府是可以合法的逮捕你的。抗議行動在世界各地展開也沒能搖動這條法令,直到開幕前全世界還有兩百個作家在衛報聯署抗議要求抵制冬奧。
開幕式當然還是如期登場,摒除這些種種的紛爭議題,冬奧今年的開幕我只能說是場華麗的視覺饗宴。從北京奧運開始使用的投影技術,在索契完全達到另一種境界。加上俄羅斯古典樂,芭蕾舞的文化底蘊,所有表演都展現奢華的優雅。即使隔天衛報的社論用"extravagance and waste"來形容開幕式,都不能否認這場開幕式是很成功的表演藝術。這場在俄羅斯的冬奧某種意義上很接近2008北京奧運想傳達給世界的訊息,一種new branding,一個新的,現代的俄羅斯。而普丁想向廣大的俄羅斯選民證明,他不僅可以將俄羅斯推進世界,更能將世界帶進俄羅斯。你說他成功了嗎?我想我們等到選舉就會知道。
昨晚和丁丁聊起蘇聯,隨口問他還記得蘇聯在哪一年解體的嗎?他想也沒想的就說1991年,然後他嘆了一口很長的氣說
" 我們真的老了耶!我對蘇聯解體都還有印象,也就是說我們都經歷過冷戰時期!"
老天,冷戰耶!這不是教科書上的名詞嗎?
老佛